“未来三年,全球在建液晶面板高世代线一半在大陆”,一位业内人士自豪的表示。面对如此大的建设规模,国内彩电行业也不乏“警告”之声:过剩下之后的竞争格局中能够胜出将成为国内面板业最需要考量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的观点对此并不担心,因为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需要、拥有重大的终端产品、数个优秀彩电品牌,以及物美价廉的优势。
为什么日韩企业一手出售自产面板,一手有进口台湾面板呢?原因是台湾面板更便宜、成本更低。更为根本的原因是彩电市场拥有着极强的对“便宜产品”的市场需求。——因此,只要国内面板业能打造好成本优势,再借着“地利”上的优势,在国内彩电企业采购市场分的巨大份额并不困难。
看好国内发展液晶面板产业的不仅仅是国内企业、国内政府,也包括夏普、LG、三星等国际巨头。这些巨头纷纷表示、或签署在国内建设八代线的协议,恰恰就是看到了国内“面板产业”在未来全球彩电市场竞争格局中的独特优势。夏普出口南京熊猫的六代线为夏普龟山第一工厂,也是全球第一条六代线。出售的原因则是由于金融危机下市场对成本更为敏感,日本过高的人力和边际成本使得这条生产线已经不能“经济”的运行。虽然这一局面的出现具有受到金融危机短期影响的原因,但是在根本上还是由于市场产品价格体系不断变动下调的影响所致。
“成本优势一直是液晶面板线投资的关键”。业内专家如此指出。高世代线的投入虽然表面上是为了切割大尺寸产品,但是其本质却是在切割大尺寸产品时“更经济”。例如6代线和10代线均能切割50寸的面板,但是一个是只能切出一块,另一个是能切除六块:成本优势就是产品的价格优势,更是最终的市场竞争优势。
但是,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也不是世代线越高“成本优势越明显”。该世代线的成本优势体现在“生产更大尺寸”的产品上,而市场对大尺寸产品的需求自身又有一个限度:以四十英寸为主导的尺寸线格局决定了,面板企业不可能无止境的投资更高的世代线。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液晶面板进入到10代线时代的时候,继续提升面板生产的成本控制力就必须依赖于“技术”以外的原因。投影时代网分析认为:大陆在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成本优势成为吸引日韩巨头纷至沓来的重要原因。
在上文的分析中,曾介绍过日韩企业愿意采购台系面板的原因是台系产品成本更低。而一旦这些日韩巨头在大陆的工厂成型,则其成本上的优势必然超过台系企业。届时,台湾企业会面临另类大陆面板企业的竞争:其一是京东方这样的纯本土企业,其二是日韩企业参股、投资的合资面板企业。面对这样的格局,本着经济性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日韩企业面板采购的顺序即将是:自主工厂、与大陆合资工厂、大陆工厂、台湾工厂。
而对于国内彩电企业,其采购产品则需要顾虑两大主要原因。第一,部分高端产品面板要具有较高的品质,第二则是必须吻合这些企业以价格优势为核心的竞争策略。第一个原因决定了大陆企业必然会在高端产品上采用部分日韩面板。第二个原因则决定了大陆彩电企业对本土工厂、本土与外商合资工厂的产品比对台湾工厂的产品更有兴趣。
因此,一旦大陆面板产业成型,对于全球最重要的三大面板采购团,日韩和大陆地区的彩电巨头们都会更倾向于将台湾面板列为最后的选择对象。也就是说,一旦面板业产能过剩,台系企业则会率先遭殃。——这也是为什么大陆面板建设如火如荼,丝毫没人担心销量情况的背景下,台系企业“率先叫苦”的原因。
对于台湾企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也到大陆来投资。中国台湾地区“经济部”于近日初步完成“产业开放登陆清单”,其中液晶面板及半导体的先进技术有望通过专项审查的方式到大陆投资。按照台湾地区“经济部”新规,液晶面板业是开放10代厂(不含)以下登陆,但需经专案审查。初步规划以“N+1”或“N+2”为原则。N为世代数,表示需在台完成一座新世代厂,才能登陆盖前一代或前两代的旧世代厂,3、4代厂则倾向不设限。目前台湾尚无10代厂,最新的世代是友达刚量产、台湾第一座的8.5代厂。依此原则,台湾面板企业可以登陆投资6代或7.5代厂。
“大陆建面板线有很强的政府身影:只能参与、不能阻止”,一位贴近面板产业核心的人士透露。先比台湾企业的慢吞吞,这方面日韩企业已经抢先一步。其实,日韩企业一直希望国内彩电企业倒向他们一侧。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光靠他们手里超过全球七成的面板产能还不够,必须能够抑制住台湾面板企业的“发展势头”。
09年以来,日韩企业对台系面板采购先后采用了三种策略。首先是在经济危机下优先采购自产面板,导致台系企业开工率迅速下降;接下来在国内市场复苏,国内彩电企业纷纷赴台采购的契机下,又出台优先高价抢占台系资源,导致国内众多彩电企业“无米下炊”的窘境;近来,日韩企业又采取了大量放弃采购台系大尺寸面板,尽量多采购台系在大陆最畅销的小尺寸面板的方法,对大陆终端企业和台系面板企业进行双重打压。
而日韩面板企业纷纷赴大陆投资,虽然对于大陆引进技术、提升产业层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台湾企业则会形成巨大的市场打击,并进一步将国内彩电企业“拉拢”到日韩一侧:日韩企业赴大陆投资高世代线,可以看做是在无力阻止大陆进军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背景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达成以“培养全球液晶老三阵营大陆面板产业”打击“全球液晶老二阵营台系产业”功效的“不会输”的一招棋。
湾奇美电子总经理王志超“一定有公司要倒”说的是谁呢?肯定不是日韩企业,因为他们有很好的自我面板消化能力;也不大会是大陆企业:这边大部分项目具有日韩背景,同时也拥有很强的本土“消化”能力——真正危险的是台湾的面板企业。因为,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大陆建设面板产业、全球产能可能极具过剩这样的惨烈竞争,更会包括大陆面板项目背后大量的日韩身影,以及日韩摆出的“高低端通吃”、以技术转移追求低成本,和最近距离贴近全球数一数二的彩电产能市场的“攻击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