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春节起,液晶面板紧缺就成为业内人士翻来覆去、乐此不疲讨论的话题。统计发现,自3月全球液晶面板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后至今,关于液晶面板紧缺的探讨就达数十次之多,而每次热议的基础就是DisplaySearch按月定期发布的液晶面板价格走势和市场分析报告。
事实上,记者也十分关注DisplaySearch每月发布的报告,甚至对于每周的更新信息都有所关注。的确,自3月份以来,液晶面板在很多尺寸段都出现了只涨不降的发展态势,其中最为典型的是32英寸各种格式的液晶面板,平均售价从3月的300美元已经上调了近30美元至330美元,涨幅达到10%之多。
DisplaySearch对此的解释是,由于该尺寸液晶电视今年需求强劲,同时由于来自6代工厂的面板供应有限,32英寸液晶面板供应不足。而为了确保供应,一些电视品牌厂商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由于电视品牌厂商采购计划强劲,今年11月,32英寸液晶面板的售价将达到峰值,预计11月份价格将增长3-5美元,而到12月份之前,32英寸液晶面板的供不应求的状况很难改善。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面板制造商计划2007年内将32英寸液晶面板的最高价格定位在335-340美元。而在7.5代和8代厂开始将产能转向支持32英寸面板之前,供应紧张的情况很难得到彻底改变。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AV事业部总经理喻亮星告诉记者,32英寸面板缺货情况严重,2008年,32英寸液晶电视需求将达3000万台以上,预计该尺寸面板供应缺口可能达到二至三成,缺货状况比2007年更为严重。
糟糕情况还不仅如此,DisplaySearch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明年的液晶面板产能面积增加的年增率为21%,但需求面积增加的年增率为28%。2008年面板的供需仍会维持紧缩。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也显示,面板产业供给短缺的情况预期会持续到2008年全年。
另一方面,液晶面板供不应求的问题被揭露出来后,记者无论采访创维集团中国区域营销总部总经理刘棠枝、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新,还是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德轩,对方都表示,面板紧缺并不会影响到自身企业各尺寸产品的正常供给。而记者从渠道方面也证实,虽然在短时间内某些品牌的一些尺寸液晶电视出现断货现象,但即便在黄金周期间也并没有影响到正常销售。
显然,液晶面板真正紧缺的是小尺寸电脑和移动设备用产品上,而紧缺被某些人直接错误解读到液晶电视身上,碰巧在32英寸液晶电视市场,的确表现出只涨不降的迹象,这也难怪有人在这其中大做文章了。
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市场总监彭煜告诉记者,出现上游集体呼喊面板紧张而终端不动摇的状况,不排除是液晶面板厂商为保障自身利益的有意行为。
事实上,液晶面板从供过于求到供不应求,让面板厂商利润飞涨,韩国两大面板巨头三星和乐金飞利浦(LPL)公布其第三季度报告,三星单季度净利润高达7.33亿美元,而LPL的净利润更是创下13个季度以来最佳,单季度达到9.7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