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家用投影机市场 3LCD和DLP谁当称雄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7-11-13 作者:萧萧

家用投影市场3LCD和DLP技术各有优势

    投影机市场下一个黄金宝地是什么?几乎业界同人都会回答是“家用市场”。从近一两年来各个品牌在家用市场上新品推出速度的升级,以及家用大屏幕市场拓展的加速,足可以印证这块黄金宝地的价值。同时,投影机两大主流技术:3LCD和DLP,在家用市场的角力也在逐步升级,各种针对性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不断。而且这种趋势还有不断升级、愈演愈烈的趋势。

    从今年年初,DLP投影技术的核心拥有者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明显加强了具有“极致色彩™”技术的产品的市场攻势。该技术旨在提高DLP投影机的色彩还原能力。而在色彩表现上的优势,恰恰是DLP技术的主要竞争对手3LCD技术联盟的“王牌”。

家用投影市场3LCD和DLP技术各有优势

家用投影市场3LCD和DLP技术各有优势

    在家用市场上,显示产品的技术性能表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色彩”效果。弥补DLP产品,特别是单片式DLP产品色彩表现的弱势,对于增强DLP产品在家用市场的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意义。但是,作为竞争对手的3LCD也不会束手待毙。针对3LCD在对比度表现上的不足,新的对比度控制技术也在不断的被3LCD企业采用。

    对比度是在家用影院市场中另一个决定产品最终效果的重量级技术因素。较高的对比度,意味着显示产品能够更好的还原出黑色和白色部分的细小的细节差别。而在黑色表现力上的不足则成为3LCD技术最大的弱势。

    在家用投影市场,3LCD技术的优势还表现在价格上。决定市场开拓速度的最核心因素是产品的价格:只有当消费者有能力购买你的产品的时候,拓展市场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此外,3LCD技术相对单片式DLP技术投影机,在亮度上的优势则在家用市场不能很好的发挥优势。通常家用市场对投影机的亮度需求都在1000流明左右,这是无论3LCD还是DLP技术都能轻易达到的水平。

    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两种主流的投影技术种类都在加紧克服自己的不足。对于3LCD的重点自然是对比度的提高,而DLP则在继续巩固自己在对比度领域的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改善单片机的色彩表现。

3LCD投影技术的重点是提高对比度

    3LCD阵营核心厂家爱普生最新推出的0.7英寸的D7世代C2Fine面板,拥有8.5μm像素间距,开口率达到52%,基本对比度1500:1。爱普生上一代的D6面板开口率仅为43%。开口率的提高有助于减轻画面的栅格化、亮度效果和图象边缘的锐利度。在两者中爱普生都采用了“水晶高清精细技术”C2 Fine(Crystal Clear Fine Technology)技术,独有的VA (垂直取向) 模式,能很大幅度地减少光泄漏,从而使对比度在本质上得到提升。同时爱普生还拥有自动Iris控制技术,该技术通过控制投影机灯泡的亮度改善最终的对比度效果。

    此外,动态光圈技术的引入也是为了调整3LCD投影机的对比度效果。通过根据画面内容的明暗动态改变光圈的大小,可以显著控制投影机画面的对比度。目前索尼、松下等多家企业的多款产品采用该技术。但是,有网友表示该技术对于画面中黑白两色细节部位要求均较高的画面效果不佳;而且动态光圈对于提高对比度绝对值帮助巨大,而细腻的细节表现则不仅需要一个较高的对比度绝对值,更需要细腻的细节区分能力,这是目前DLP技术真正的优势。

3LCD投影技术的重点是提高对比度

3LCD投影技术的重点是提高对比度

    业界评论认为,在家用市场,这种重视视频效果的应用领域,3LCD阵营大量利用动态光圈提高对比度值的产品的出现,恰恰说明,3LCD在提高产品对比度和细节表现方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从技术上讲,“DLP技术的投影机也完全能够采用动态光圈提高对比度值”,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目前DLP在对比度表现上依然领先,没有必要采用这种对改善画质‘实际效果欠佳’的技术来提高对比度的值”。目前,DLP技术投影机,仅有部分产品采用类似技术。

    在3LCD技术努力提高的开口率方面,DLP技术也保持领先的优势。特殊的反射式光路,使DLP技术的核心芯片DMD芯片的控制和操作部分完全隐藏在“反射镜面”的背面,而不必占据成像单元之间的空间。几乎没有间隔的象素设计,使得DLP技术芯片的开口率从一开始就高达90%以上。这使得DLP投影技术产品的画面没有明显的颗粒感、画面更加连贯自然,浑然一体。

    而在寿命上,3LCD芯片已经基本能够消除在使用其内,由于面板老化而出现的画面色彩偏黄、变色的现象。爱普生D6面板的寿命比D5面板增加了5倍以上,而D7面板又有新的提高。虽然一两万小时的寿命还不足以与DMD芯片数万小时甚至10万小时的寿命抗衡,但是已经足以满足使用期内稳定、完美工作的需要。

DLP技术的进步更重视弥补不足

    与3LCD技术努力提高产品品质相同,DLP技术也没有闲着。最近德州仪器刚刚发布了第四代影院用DMD芯片DarkChip4。较之上一代产品在色彩的柔和度和饱和度上有获得了巨大提升。而DLP技术一项擅长的对比度的提升再一次超过30%:事实上,DarkChip芯片,每一代都会较上一代,在对比度上获得20-30%的提升。这也说明DLP技术在细节表现方面的领先优势短期内并不会被3LCD超越。

    另外,3片式DLP技术投影机,一直是唯一批量生产的数字影院显示技术。目前已经有超过5000家的数字电影院采用了德州仪器提供的3DLP投影技术作为显示环节的解决方案。这说明在高端市场,DLP技术的绝对性能优势。这种专业的认可只能来自DLP技术优秀的效果表现。

DLP技术的进步更重视弥补不足

DLP技术的进步更重视弥补不足

    但是在单片的家用市场上,DLP无疑受到了色彩表现落后于3LCD技术的困扰。由于三原色分光处理、一次合成,3LCD投影技术在色彩的饱和度和柔和性上具有优势。DLP技术的彩色靠时序的原色包群合成,在时间上的分离和DMD芯片的高反光效率使的DLP技术的色彩表现过于明亮和锐利,饱和度和色彩柔性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仪在05年推出了“极致色彩™(BrilliantColor™)”。该技术由一系列新的色彩合成算法和新的色轮使用建议组成。在新的色彩合成算法中加入了除以往的三原色之外的“三补色”(黄色、青色、平红色)进行调教。这一方面加强了光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更能够加强DLP投影机在色彩表现上的饱和度、亲和力。

    极致色彩技术显著改善了在色彩表现上,DLP明显弱于3LCD技术的态势。使二者在家用影院投影机产品的色彩较量处于同一起跑线。成为改变家庭影院主流产品格局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事实上,06年伴随爱普生D6面板的推广和德仪DLP投影机极致色彩技术的应用,原来3LCD在寿命上的短板和DLP在色彩上的短板已经显著被改善。DLP和3LCD在家用市场最大的竞争转变为对比度和价格两个因素。

价格最终决定家用市场3LCD、DLP谁能胜出

    在对比度方面,德仪已然占据有力地位,“即便是早上两代的产品,DLP投影机也更容易实现比最新的3LCD技术更好的灰节表现能力”,业内资深人士这样表示。然而,3LCD的追赶步伐并没有因此放慢,更新的面板技术在不断改善3LCD产品的最终显示效果。这一方面的较量,现在断言DLP会获得最终的胜利还不是时候。不过这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格局,获利最多的将是普通消费者。

    而在价格上,家用市场,3LCD的价格优势正在被DLP赶超。在商务市场上,DLP之所以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3LCD投影机的主要原因即是价格便宜,虽然在商务市场上,DLP技术的投影产品同样具有高对比度和细腻的文字效果的性能优势。

价格最终决定家用市场3LCD、DLP谁能胜出

价格最终决定家用市场3LCD、DLP谁能胜出

    而在家用市场,无论是480P机型还是720P、1080P机型,DLP投影机还都没有表现出诱人的价格优势,但是这并不妨碍业界在家用市场看好DLP技术的前景。分析认为,目前DLP技术家用投影机产品采用与3LCD价格持平或者略贵的战略是明智的选择。

    尤其是在国内投影机应用市场,家用领域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优势。无论是产品数量、种类还是投入的产品研发的品牌数量,目前均不能和商务、教育市场抗衡。处于开拓阶段的家用市场,不可能成为企业或者一个技术集团的利润支柱。这样的领域与其通过价格优势占据份额,倒不如在不与对手拉开距离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持利润水平。

    DLP技术投影机产品,在家用市场上的价格策略似乎是尽量保持与3LCD的同步。拿720P产品来讲,3LCD推出万元一下机型也就是不久之前的事情。但是,通常价格偏贵的DLP产品并没有落后,典型机型是奥图码的HD70,上市价格仅有9999元,创造了720P投影机的新底。

    业界认为在高清(720P)市场上,万元左右的价位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和大尺寸的液晶或者等离子产品相比较,在同等尺寸上,投影机产品已经具有价格优势。而接下来重点的是培养市场,培养消费者用投影机看电影的习惯。

    同时,在单片DLP市场上,万元的价位并未到达产品成本的极限。未来进一步的价格调整,DLP不会落后于3LCD产品。在商务市场上,DLP依靠价格和性能双重优势取胜的模式,在家用市场依然具有被复制的机会。投影机产品能不能成功打入家庭应用的最核心问题就是价格定位,但是目前在业界,小步快跑的策略战胜了一步到位的想法:不断的降低价格的尝试,而不是一次降到底,无论是对于市场开拓和培植,还是商家的利益最大化,以及化解新兴市场拓展的风险都拥有着巨大的优势。

最后一块投影黄金市场的争夺刚刚开始

    然而作为投影机市场最后一块、也可能是最大的一块肥肉究竟鹿死谁手依然是未知数。不仅3LCD不会放弃、DLP不会放弃,还有LCOS技术带来的新的竞争。作为3LCD和DLP两项技术精华的混合产物,在理论上,LCOS拥有着性能和成本的双重优势。

    但是,LCOS目前也有难言之隐:工艺流程的复杂程度,大大超过3LCD或者是DLP技术,这使得提高成品率成了LCOS最紧迫的任务。在成品率问题困扰下,本应该是LCOS技术优势的价格反而成了弱势。较低的成品率导致的价格居高不下,在今天投影市场产品价格下滑如此迅速的背景下,无疑是LCOS杰出的性能优势无法比拟的。目前,该项技术的主要推动者包括索尼和JVC两家日系企业。

最后一块投影黄金市场的争夺刚刚开始

最后一块投影黄金市场的争夺刚刚开始

    但是LCOS的困难不应该被看作是恒久的困难——它早晚会形成一个结果,要么被解决掉,要么LCOS技术退出市场竞争。对于消费者,可喜的是似乎LCOS成品率问题被解决掉的几率要大上好多。

    这对于3LCD技术阵营来讲决不是好消息:前面的DLP已经够自己忙活了,后面有追上来一个叫做LCOS的小弟弟,而且来势凶猛。更为可怕的是,作为3LCD阵营最重要成员之一的索尼,恰恰是LCOS技术最大的推动者。而LCOS技术最可能首先发力的试产恰恰是家用领域。目前索尼家用投影产品,无论是背投影还是正投影,高端产品已经被LCOS产品占据。虽然目前LCOS尚未形成规模,但是消费者已经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趋势。

    家用投影市场究竟鹿死谁手,目前依然是个未知数。3LCD虽然是廉颇老矣,但是难免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儿;蒸蒸日上的DLP则更有英雄出少年之势;后起之秀的LCOS虽尚未断奶,会不会夭折也不清楚,但是刚出生的“呢吒”已然能够闹海!

家用投影机市场3LCD和DLP谁当称雄之调查篇

您认为谁将是未来家用投影市场的主导技术:
1.DLP单片式数字微镜投影技术
2.LCOS硅反射液晶投影技术
3.其它类型的投影技术
4.3DLP三片式数字微镜投影技术
5.3LCD三片式液晶投影技术
  
您认为DLP技术战胜3LCD的最主要优势是什么:
1.画面连贯,没有栅格化效果
2.极致色彩技术,完善的色彩表现
3.市场价格优势
4.高对比度,细腻的细节效果
5.高倍速刷新,彻底解决彩虹问题
6.更容易实现轻巧的体积
  
您认为家用投影机的理想价位是多少:
1.10000-15000元
2.5000-10000元
3.15000元以上
4.5000元以下
  
您认为3LCD技术战胜DLP的最主要优势是什么:
1.较高的亮度
2.市场价格优势
3.细腻自然的色彩表现
4.不断提高的开口率
5.显著改善的对比度效果
  
您认为家用投影机普及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1.家用投影机主力产品价格偏高
2.投影机产品不被消费者熟悉
3.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电视机等产品
4.消费者缺乏对家庭影院的热情
  
您认为LCOS技术脱颖而出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
1.成品率和价格问题
2.来自3LCD技术的竞争
3.产业支持,更多产品的推出
4.来自DLP技术的竞争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