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信产部游说奇美落户南海 盯上巨额扩产计划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日期:2007-11-27 作者:郎朗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面对持续近一年的液晶电视面板缺货,台湾奇美电子抛出了其扩产计划。

  11月22日,奇美电子宣布将在明年上半年投资9亿美元重新启动刚刚通过环评的6代线,并宣布其8代线计划也将在2008年晚些时候对外宣布。

  事实上,中国大陆地区的彩电厂商对6代以上面板生产线的落地需求更加强烈,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在今年11月中旬与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会面后,奇美电子董事长廖锦祥表示,在南海兴建的液晶模组工厂二期工程中,奇美已口头同意将6代以上的液晶面板前端生产线落地南海。

  奇美、三星争相扩产

  奇美这次扩产主要针对目前最缺的32英寸、37英寸液晶电视面板。经过一年的停滞,奇美在台湾地区的6代线计划终于通过了有关部门的环境评估,将于明年第一季度装机并在5-6月实现量产。

  建成后,奇美除了可以用目前拥有的5.5代和7.5代线切割市场最短缺的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外,还将使用新的6代线来切割32英寸、26英寸液晶电视面板。

  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有关人士表示,“今年3月以来,32英寸液晶面板的价格在上升了20%以上后依然缺货,为此很多国内彩电企业开始采取LG电子的32英寸等离子面板来弥补市场空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奇美的6代线是场及时雨。”

  记者了解到,由于三星电子当初跳过6代线直接投资了7代线,所以其32英寸、37英寸面板也主要从台湾奇美等企业采购。

  事实上,就在同一天,三星电子也宣布将在2008年增资22亿美元扩大已有的8代线产能。

  几乎同时宣布面板扩产计划,两家厂商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而且在投资代线的选择上双方也形成了差异化。

  面对日本液晶面板巨头夏普今年7月宣布的10代线计划,三星-索尼此前曾表示将扩大其8代线的产能,用于满足目前需求旺盛的46英寸和52英寸面板需求,然而在权衡利弊后,索尼最终没有实现增资的诺言,这次投资的22亿美元将完全由三星方面出资。

  据介绍,三星-索尼的8代线目前每月可生产5万片基板(每片基板可切出8片46英寸液晶电视面板或6片52英寸面板),这意味着每年的面板产能在360万-480万片,2008年第三季度完成增资扩产后其产能可达11万片基板,即780万-1060万片面板。

  尽管奇美的6代线显然不缺乏终端市场的支持,但是奇美也没有放弃8代线计划。

  据有关调查机构预测,未来三年中,5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面板的需求将以每年65%的速度增长,这中间目前只有三星-索尼、夏普两家企业在竞争,如果按照目前的产能,到2008年下半年将供不应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的友达、奇美、韩国LG-飞利浦的8代线希望在2009年加入到这场耗资巨大的战争中去。

  奇美电子电视面板处处长陈立宜表示,随着台湾面板企业的介入,三星电子和夏普在大尺寸面板上的优势很快就将被超越,这在此前的6代、7代上已经得到了证实。

  但对于8代线的具体投资时间、规模和地点,与友达和LG-飞利浦相比,奇美方面目前仍未确定。

  

本文导航
  • 第1页:奇美、三星争相扩产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