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扼守黄河北干流下段,以控制近五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磅礴之力,成为“十四五”规划中守护黄河安澜的核心工程。调度中心作为该工程的“智慧心脏”,需承载水资源调控、防洪减淤指挥、跨区域会商等关键职能,既要实时处理水文监测数据、衔接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需求,又要协调晋、陕二省二十三县(市、区)的供水调度,对音视频系统的全域互联、稳定可靠与操作高效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小鸟科技立足水利调度场景的特殊性,整合分布式跨域显控系统、DMIS指控中心解决方案与UniManager智能中控系统,构建起覆盖调度大厅、会商室、值班室的一体化技术平台,让每一次指令传达、每一组数据呈现、每一场跨域协同都精准高效,为“调千年河脉,度万里安澜”的工程使命提供坚实支撑。
全域互联,信号畅流
如同黄河穿行不同地域与地形,古贤水利枢纽调度中心的日常运行也需要跨越空间壁垒,实现信号的顺畅流转。从5楼调度大厅的超高清大屏,到1楼会商室的远程终端,再到值班室的实时监测画面,水文数据、GIS地图、异地专家影像等多类信号需实现“即调即用”,诸如水位刻度和泥沙纹理等4K级画面的细节也必须清晰可辨。
小鸟科技Unimanager青鸾分布式系统以IP化架构打破空间限制,通过节点化部署将全流域信号接入统一网络,4K@60信号传输延迟控制在16ms以内,配合4:4:4色彩处理技术,确保监测画面中每一处细节都真实还原。其跨域调度能力支持调度中心全楼信号一键推送,调度人员在大屏端可直接调取值班室数据,会商人员也能将本地分析结果实时投射至指挥中枢,实现“屏屏互联、全域协同”。
更关键的是,小鸟科技Unimanager青鸾分布式系统采用无中心架构设计,单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体运行,保障信号传输零中断——这对汛期应急指挥而言,意味着每一份水文数据都能及时抵达决策终端,为“防凌减淤”争取宝贵时间。
智控如流,一键即调
该枢纽调度中心设备密集如星罗,大屏显示、音频扩声、环境控制、异地会商终端等数十类设备分散部署,传统操作中需在多系统间反复切换,如同在复杂河道中频繁转舵,既易出错又延误时机。尤其在各类事故突发时,繁琐的设备调试可能错过最佳调度窗口。
小鸟科技UniManager智能中控系统化身“智能舵手”,以图形化触控界面将所有设备纳入集中管控。调度人员只需拖拽操作,即可完成大屏拼接、摄像机云台控制、音量调节等操作,设备状态实时反馈,实现“所见即所得”。针对日常调度、应急会商等场景,系统预设模式预案——触发应急模式时,大屏能够自动切换至水文监测主画面,音频开启降噪,异地终端同步上线,整套流程无需人工逐一调试,如同预设航线般精准高效。
为保障系统安全,小鸟科技UniManager智能中控系统采用国产化芯片与自主可控协议,搭配双电源冗余、控制卡热备机制,如同为枢纽工程筑牢防洪堤,在保障稳定运行的同时,满足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合规要求。
协同相汇,决策定轨
水利枢纽调度中心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各向的数据洪流转化为精准决策事实依据,如同水利枢纽通过闸门调控水流般,让每一项指令都有的放矢。小鸟科技DMIS指控中心解决方案深度融入这一流程,整合视频资源管理、席位协同、运维监测等功能,构建起“数据-决策-执行”闭环。
日常调度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席位终端调看全流域画面,借助KVM技术快速切换多业务系统,让水文数据与视频画面联动分析;会商时,多席位可同步标注画面,异地专家通过远程终端参与讨论,音频处理器的回声消除功能确保沟通清晰无扰;运维层面,可视化平台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链路故障自动告警,技术人员远程诊断即可定位问题,保障系统“零停机”运行。
这种“平急结合”的设计,让调度中心既能应对日常水资源调度的精细化需求,又能在凌汛等突发状况下快速切换至应急状态,实现“一张网管控·一体化调度”。
如今,小鸟科技搭建的调度中心综合管控系统已成为古贤水利枢纽的“隐形水脉”:调度大厅的超高清大屏之上,水文数据与监测画面实时联动,支撑“调水调沙”的精准决策;会商室里,跨区域音视频链路让晋陕两省调度指令高效传递;值班室的设备集群,保障着7×24小时的不间断监测。
这背后,是小鸟科技分布式系统对“全域互联”的突破,是智能中控对“便谐操作”的追求,是DMIS系统对“指控协同”的适配,三者合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守护母亲河安澜万里、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