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爱普生光影研究院丨广美举办数字艺术产业创新论坛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4-12-04 作者:pjtime资讯组

    11月23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湾区创新学院承办,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爱普生光影研究院协办的数字艺术产业创新论坛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举办。论坛邀请了十余位国内前沿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

    

    论坛演讲者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盛瑨,广州美术学院湾区创新学院院长伍端,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AI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朕,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郑达。   

    

    第二部分演讲者    

    爱普生光影研究院数字艺术专家白名昼,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史纲,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王泊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    

    

    圆桌讨论嘉宾    

    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李勇,凡拓数创总经理、广州“城市艺术季”学术委员会专家林日新,VAVE Studio合伙人、VAVE SZ总经理欧智文,MANA全球媒体艺术平台创始人谢赞等出席了论坛。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各二级学院的师生代表及社会业界人士也参加了论坛。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洪荣满主持论坛开幕式。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在论坛开幕式贺信中首先代表学校对出席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广州美术学院始终关注新兴学科与产业的前沿变革,并依托大湾区强大的现代工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底座,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办学模式上不断开拓,积极探索艺科融合的跨学科教育方法,论坛围绕数字艺术产业的前沿热点分享真知灼见,希望本次思想交流和经验探讨为数字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第一部分的论题为“数字艺术的创新实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以《数字艺术生产方式与传播创新》为题,分享了“科技支撑下的数字艺术新型态”以及“经典文化的数字艺术创作思考”方面的成果,并梳理出数字化、模块化的创作与展示,虚实融合的表现方式,数字艺术展厅的呈现,以及孪生数字化体验空间等发展方向中,数字艺术创新实践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成果。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盛瑨在其演讲《唤醒、重塑、共生——人工智能艺术教学与实践思考》中,表达了AI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探索与实践,他通过“唤醒艺术思维意识”“重塑艺术教学体系”“共生数字艺术产业”三个方向阐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艺术教育和产业发展将因AI的助力而更加多彩和具无限可能。

    广州美术学院湾区创新学院院长伍端在演讲《城市多维度空间数字化创新实践》里着重分享了空间数字化评价体系,他通过空间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智能代理人在空间中的模拟等科学的分析手段,对集群城市、城市街区、建筑物、室内空间这四个维度进行理性、客观的评价,从而助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他还分享了虚拟仿真数字图绘和移动影像数字媒介这两方面的实践案例。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于朕在演讲《以幻制幻》中提出了艺术智性的概念,他深入探讨了关于幻觉的制造问题,在身体现场、虚拟场域、感知交互三大要素基础上结合运用空间计算、裸眼3D、模拟全息、沉浸声等技术达到混合现实幻境幻觉,形成感官干预,他希望以艺术智性牵动人工智能,用艺术开启下一个超人工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