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说扒道:不是那样子的!并购=发展?
第五期:
成功是可以买来的吗!如果这么简单,那么有钱人不断的买,然后更成功,然后再买,然后更更成功,然后更更买……岂不是如愚公移山时所说:子子孙孙无穷尽焉?
当然,这里的孙子是指,哥这样,祖上真的没钱的、只能被买的主——如果成功可以买来,哥真的子子孙孙是孙子了。
所以,如果企业要并购,他总是有发展之外的请求:哥认为并购的目的更多是防守,而非进攻。例如,小间距LED,利亚德去年的多起并购,洲明的并购,勤上光电刚刚设立的5500万产业并购基金,都属于后者。
实际上,想靠购买获得成功的想法不是今天才有的。120年前李鸿章对北洋舰队也是如此认为:一艘艘甚至超过欧洲老派海军帝国的钢铁战舰,最终被证明只是“打肿脸充胖子”。国防安全是买不来的。而且,买这种思路,还可能退化: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但是,哥可没见过哪个男人靠“租性工作者”代替“娶妻生子”的。那些经常混迹风月场合的有钱人、那些如荷兰、印度、泰国卖淫嫖娼合法化的国家,该结婚的都没耽误。
企业发展,什么是买不来的呢:品牌文化、核心技术、核心团队,这些显而易见;此外“核心战略”这个最高层的经营设计更是买不来的。北洋水师的失败,真正的核心就在于“根本没有”战略设计;当然,“租性工作者”这件事更谈不上战略设计了(哥认为这种事只能是一时冲动)。
而且,企业的收购或者说“买”往往是战略设计的一部分:联想之于IBM是如此,威创之于教育行业、利亚德之于演艺行业也都是如此。或者说,是这些企业设定了一个战略,而收购是实现这个战略的一个可选项、低成本路径和最好的核心步骤之一。
路径设计很多时候很重要,甚至最重要!美国人刚刚宣布了那颗与地球98%相似的行星的发现。然而,这有个卵用!1400光年,这个路径可真走不过去。光一秒钟可以绕地球7圈半;1400光年等于132,447,000亿公里!能过去吗?至少哥在有生之年是看不到这个希望的。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收购的案例则恰恰相反:他是最近的路径。利亚德进入演绎LED屏行业,如果全靠自己打拼,三五年的前期投入是难免的。但是,通过收购这个手段,前期的这个投入过程就被压缩到了三五个月。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时间差里面,竞争对手会做什么呢?当然不是等着你发展。
小间距LED可不是一个技术上能树立起竞争壁垒的产业!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最终要拼的是市场规模。这一规律在大间距LED屏上已经被一再证明。所以,小间距LED成败,战略设计的关键是:市场端谁跑的最快。——因此,大家争相并购,恐为落后就不足为怪了。
一旦你的对手展开有效的并购(即便你只是认为,你的对手即将这么做),那么你的并购就只是“维持生存能力的底线”:哥不愿意将这些企业看似宏大的战略动作,说的如此不堪。但是,事实是哥改变不了的。
亦是说,成功是买不来的。但是要想成功总要买一些东西,能走捷径的地方还是不要故意绕远。但是,在此之前一定要有清晰的顶层设计,而不是北洋水师那样“糊里糊涂”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