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小间距LED与工程投影的竞争分析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4-10-30 作者:萧萧

小间距LED和工程投影产品的各自发展特点

    2013年以来,小间距室内LED显示屏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包括在数字告示、广电、文化娱乐等市场不断攻城略地,甚至已经成为洲明、联建、利亚德等LED光源和显示产业企业的最主要增长点之一。

    小间距LED显示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了相应竞争性技术行业的警觉。其中,备受影响的既是工程投影机产业。特别是从5000-8000流明的中低亮度工程投影机产品,格外成为了小间距LED产品的竞争对象。其对应的直接竞争产品则是利亚德、洲明等推出的小间距LED电视和拼接墙产品。甚至,某小间距行业大佬曾经有豪言:小间距LED就是来淘汰工程投影的。

    小间距LED与工程投影产品的市场直接较量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在这场对决中小间距LED和工程投影谁会占据优势呢?且听笔者的进一步分析。

   

    目前,小间距LED显示屏主要是指像素小于2毫米的产品,即俗称的P2.0标准以下的产品。主要产品分段包括P2.0/P1.9/P1.6/P1.2/P1.0/P0.8五六个标准的产品。其中,P2.0/ P1.9产品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产品从灯珠到终端高度成熟,尤其是在数字告示、广电和250英寸以上的显示应用中广泛开花,市场拓展正在向“白菜化”阶段进行。

    P1.6产品则是眼下市场发展最快的主力产品,该产品虽然仅仅比P2.0产品高20%不到的成本,却可以实现150英寸的全高清2K分辨率显示,在120英寸画面上也可以实现1.5K的高分辨率显示,像素密度提升超过56%。被认为是未来小间距LED的主打标准,也成为2014年新产品、新品牌加盟最多的标准。

    P1.2标准的产品则主要是中高端显示工程中应用。目前技术也已经完全成熟,并处于成本的快速下降通道之中。未来会担负起100英寸级别2K显示的重任。

    P1.0和p0.8产品是小间距LED产品的最新发展成就,像素密度达到早期100英寸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机的显示标准,在100英寸以上级别显示系统中其核心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大多数“大屏显示竞争性”技术。该类产品虽然处于创新初期,但是,由于高度继承此前产品的工艺和技术,其市场成熟已经指日可期。同时,行业内也认为,小间距LED再开发更高层次产品的“潜在需求”已经很小。小间距LED产品从市场需求端看,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产业技术状态。

    实际上,仅考虑技术已经大规模成熟的P2.0、P1.6、P1.2产品,小间距LED显示技术就已经可以在100英寸以上级别显示市场经济的提供从1K到2K分辨率的显示产品、在200英寸以上级别显示市场提供2K、4K、甚至更高分辨率标准的显示产品。

    与小间距LED产品历史短、技术和产业成熟速度快、应用普遍化趋势明显不同,工程投影机产品现在正处于“二次技术革命”的初期。

    以传统的汞灯光源产品看,工程投影机产品市场高度成熟。各种亮度的产品都有丰富的提供,且价格基本稳定:5000-5500流明基本2万元上下,6000-6500流明6-8万报价,8000流明左右12-15万报价。(以上报价主要参考廉价产品,同等亮度的高端产品价格会翻倍,例如:如果是色彩效果加强版,疝气灯,通常报价至少翻番。)

    但是,2012年以来,激光光源投影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目前工程投影具有不断激光化的趋势。激光技术可以使得工程投影的运维成本显著下降、产品稳定性增加、亮度色彩和对比度等核心显示性能更为出色。但是,激光技术也会使得工程投影的成本显著提升。分析认为,初期市场同等亮度的工程投影,采用激光光源后售价至少是传统报价的4倍以上。

    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天壤之别”的价格差的存在,工程投影的激光化并不顺利。这就导致,虽然传统意义上的工程投影产品很成熟,在100-200英寸级别市场具有比小间距LED的更廉价的优势,但是激光工程投影市场却发展极为不成熟,应用成本也不低于,甚至高于小间距LED产品。

    由此可见,工程投影产品自身的“成熟性”定义是一个复杂问题,其与小间距LED的市场竞争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从成本看小间距LED和工程投影的市场发展

    研究工程投影和小间距LED产品的成本优劣势,必须将激光技术独立考虑。

    首先,如果以传统汞灯等光源为基础看待工程投影产品,其市场应用具有很高的成本优势。小间距LED产品每平米的售价短期还不可能低于10万元大关。而10万元几乎可以部署一套6500流明的工程投影产品。即便考虑到在150-200英寸市场,消费者可能需要8000流明以上的工程投影机,工程投影的成本投入依然有优势。

    第二,如果以目前激光光源投影机产品的价位计算,工程投影机的应用成本就会大幅度提升。而且短期内激光工程投影机产品成本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以150英寸画面为基准,短期市场预估其产品应用成本不会低于小间距LED的75%,甚至对于P2.0级别的产品,激光工程投影会长期处于成本劣势。

    第三,从成本动态发展看,工程投影机从汞灯到激光是必由之路。这就意味着工程投影应用成本处于上升的通道之中。而小间距LED产品必然一定程度上遵循此前户外大间距产品成本下降的规律,其产品应用处于“成本随市场规模增长、技术成熟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三个因素持续下降的通道之中。甚至,未来三年将是小间距LED成本下降的高峰阶段。一升、一涨之间,中期市场预估,工程投影机的产品应用经济性优势并不稳固。

    第四,从应用需求的尺寸看,小间距LED和工程投影机的表现也不一样。在100-300英寸的单机应用中,工程投影机随着画面尺寸的增长,需求的亮度也更为高:而工程投影机的价格随着亮度增加是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比较而言,小间距LED的应用,随着画面需求尺寸的增长,其成本与显示面积成正比变化,成本上升曲线更为平滑。同时,更大尺寸的显示画面往往需求的LED屏像素间距指标也更为宽松。像素间距更大的LED屏,成本也会更低、亮度控制空间却有所提升。

    因此,从应用尺寸看,在100英寸以上的显示系统中,工程投影机在更小的显示画面下,成本优势会更为明显。一旦显示尺寸持续增长,则小间距LED的成本优势会得到发挥和放大化。如果考虑到客户对分辨率等指标的要求,300英寸以上显示工程需要采用工程投影多台融合显示,即便采用传统汞灯光源的工程投影机,其系统成本也很可能处于劣势地位:因为大画面、高亮度是工程投影显示成本增加的核心原因。

    所以,在不同需求、不同光源技术下,工程投影机对小间距LED的成本优势并不是必然存在的。尤其是随着小间距LED成本的不断下降,工程投影采用激光光源后成本的增加,未来市场之中,不同细分应用尺寸和需求下,谁具有成本优势还是未知数。

   

从产品体验看工程投影与小间距LED的竞争

    影响显示系统体验效果的关键参数主要包括分辨率、亮度、对比度、色彩等指标。在不同的指标上,小间距LED和工程投影的表现各有不同。

    第一, 分辨率指标上,小间距LED和工程投影采用了不同的定义方式。小间距LED的定义是以像素间距来标注,这就意味着,如果选定某一标准的产品,其应用工程不会随着显示面积的增加而出现像素颗粒过分放大的问题。

    比较而言,工程投影机以单一机器所达到的物理像素数定义分辨率。这就使得工程投影显示系统的分辨率会因为工程实现方式不同而改变。比如,如果用单一机器,单片1K分辨率的DLP投影投射150英寸画面,其像素间距就会显著大于P1.6的小间距LED。如果画面尺寸更大,则较近距离观看时,工程投影的像素颗粒会异常“巨大”,而无法被客户接受。因此,工程投影机可采用边缘融合的方式拼接大尺寸画面。后者,虽然能解决分辨率的问题,同时,亦能控制对单机亮度的需求,却也会导致系统复杂性增加、投影机使用数目快速增长,进而以翻番的速度大幅提高系统成本。

    因此,小间距LED和工程投影机应用中,谁的分辨率体验更好,更多的取决于具体工程采用哪种产品和实施方案。

    第二, 亮度指标。好的显示系统,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亮度。上文已经提到过小间距LED的亮度要低于大间距产品,但是亮度峰值依然是LED显示屏的固有优势。这也是LED显示为何能大量被应用在户外阳光直射下的原因。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LED显示工程,客户姑且不要为亮度指标担忧。

    不过,亮度是投影显示的天然劣势:工程投影机的单机价格随着亮度的增加而成几何级数增长,且光源寿命显著下降。越是大型的显示工程,往往越需要高亮度的工程投影机,进而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不过,工程投影机的应用也可以采用边缘融合显示,以使得单一投影机的投射面积有限;或者采用重叠画面投影等方式,通过使用多台投影机,缓解亮度瓶颈——不过,这些方式会造成应用系统的复杂性增加、稳定性下降、成本高速飙升。

    第三, 对比度指标,是显示系统另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在这个指标上,小间距LED也具有天然的优势。对比度指标是由系统的最黑情况和最亮情况共同决定。小间距自主发光的原理,可实现真正的黑色,LED显示的亮度优势,又增加了最亮技术指标。这就使得,小间距LED显示屏,几乎是目前对比度效果最好的显示技术,甚至超过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机。同时,由于Led屏是主动发光、直射显示、直接观看,其画质对比度受环境影响更小,也有利于小间距LED屏表现出最佳的视感对比度。

    反观投影机产品,其标称的实际对比度往往低于LED产品一到两个数量级。不过,这还不是工程投影在对比度应用上的真正缺陷。工程投影一般应用在大型会议室、教室、或者其他公共场合。这些应用中,环境光干扰不能避免。例如大型会议室和教室使用的时候,观众都有记录笔记的需求:这就导致这些环境中,照明光线不仅不能因为使用投影机而减弱,反而需要一直保持较好的照明效果。

    而投影机产品是反射成像:屏幕能反射画面的光线,就也能反射环境光线。因此,即便投影机投射纯黑画面,观众看到的也是灰白色的屏幕。这就使得工程投影机应用中的实际对比度体验远远的差于小间距LED产品。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是通过使用灰幕、负增益屏幕、高吸光屏幕降低部分环境光的干扰。不过这样做的附属效应是,幕布投射的投影机画面光也会部分被吸收,如果要达到一定的必要画面亮度,就不得不采用更为昂贵的、更高亮度的投影机。即便如此,该方法依然不可能达到LED显示屏所具有的对比度直观体验。

    第四, 工程投影在应用体验上的对比度劣势,会进一步导致色彩分辨率的劣势。而小间距LED的色彩饱和度已经远超过传统汞灯光源的工程投影机,与激光光源的工程投影机相当,甚至还略有优势。两者结合,必然导致多数应用中,尤其是在需要环境照明的应用中(实际上只有数字影院应用这种特殊需求可以保障极少的环境光干扰),小间距LED的实际色彩体验效果要超过工程投影。即便工程投影实现了激光光源的普及,依然难以改变LED显示屏的色彩优势。

    由上分析可知,小间距LED的应用体验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为何在传统光源工程投影产品成本多数情况低于小间距LED的背景下,小间距LED有勇气挑战工程投影市场的原因所在。

    不过,与小间距LED比较投影应用也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即,单台投影机显示应用系统,是一个可以收纳的系统。比如屏幕可以电动的卷起来,吊装的投影机也可以被收纳到天花板里面。而LED屏却不可以这样收纳。这一特性为一些特殊需求的显示应用提供了系统的创意设计空间。同时,小间距LED应用必须占据“一面”空间,而投影应用设备和画面是分离的。这一特点,使得一些娱乐、文化和舞台工程项目的设计师,能够利用工程投影设计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显示效果。——后者也被称为,工程投影的光源化应用。

    可收纳和光源化应用是工程投影机独特的优势,是小间距LED无论如何都不能企及的应用特点。这两点也为工程投影保留了一部分小间距LED和其他显示技术都无法涉足的“自留地”市场。

   

从产业推动力看工程投影和小间距LED的竞争

    在产业推动力上,小间距LED的活力十足和工程投影的高度成熟形成了鲜明对比。

    工程投影市场既有日本和欧美的高端成熟品牌,索尼、爱普生、巴可这样的成熟行业巨头,也有明基、雅图等这样的后起之秀。同时,由于多年深耕市场,工程投影机在直达客户的渠道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例如高教市场,投影机渠道商和各大学都有稳固合作。

    小间距LED显示则是今年新兴的产品,在很多应用上是首次开展。例如利亚德和洲明面向商用和教育的小间距LED电视,此前这类企业均未曾涉足这些市场。但是,小间距LED也并非所有市场都是从头做起:例如广电和文化领域,LED显示屏一直应用很多,小间距产品只不过是锦上添花;数字告示市场小间距LED更是如鱼得水。即便在控制室市场,随着威创等DLP拼接巨头的加盟,小间距LED的渠道僵局也已经打开。

    在品牌结构上,小间距LED以民族本土企业为主,这些企业没有索尼、爱普生等具有的“品牌光环”。在品牌号召实力上具有劣势。但是,正应为小间距LED没有行业巨头的话语垄断,小间距LED市场才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场景。品牌参与者的数量众多,以数量和声势优势,对抗工程投影的巨头品牌优势,是小间距LED和工程投影产业竞争的一大特点。

    不过,从业企业数量众多的“人海战术”,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小间距LED产品品质的参差不齐——这一点,格外需要行业客户注重。

    小间距LED和工程投影产品的竞争,还有一个显著不同的规律:即小间距LED是传统LED显示屏的延续,企业具有极强的追逐市场份额的意识,在市场规模化和产品经济性方向上,小间距LED走的更为激进。工程投影产品,虽然进入普及化的市场时期已经比较长,但是企业之间多数以效益为第一竞争目标,很少存在恶性压价的行为,企业的市场开拓思想是“卖一台赚一台”,甚至不惜采用定制定做的方式生产产品。实际上工程投影机除了5000-6000流明的、较低亮度产品实现普及化的制造与销售外,更多的高亮度产品都属于“只看重效益,不看重规模”的市场。

    小间距LED和工程投影机产品在市场拓展的思路上表现出强烈的反差:前者看中规模,后者看中单台收益。这就使得二者的竞争完全不在一个“路数”上。这种错位化的产业竞争,也会导致二者的市场争夺较量更具看点、更具戏剧化。

    综上所述,小间距LED和工程投影是不同显示技术、不同产业上下游、不同产业推动力量、不同产业思维方式下,在相似应用需求、重叠应用市场中的对抗。两者产业规律的不同导致的文化冲突剧烈,甚至具有撕裂原有工程显示市场结构的可能。这给两大技术阵营下的品牌以巨大的“竞争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考验。不过,对于高端显示系统的需求客户,多一种选择、多一分竞争,将是一件很有利的事情。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