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不能引入虚拟拷贝费呢?黄群飞认为比较困难,他给出的原因是众多采访者所认同的,“中国的院线制严格意义上并不是真正的院线,影院采用加盟的形式造成院线难以统一管理、统一运营所有的影院。院线还常常处于尴尬的境地。”
“由于中影集团既提供数字放映设备,又直接排片到影院,院线在其中反而插不上‘嘴’。”黄群飞告诉记者,目前该问题正在解决当中,无论数字版还是胶片版,院线要求全权执行排片,中影集团向院线旗下的影院提供设备即可,这样的分工才不会乱。
然而,作为独立投资建影院的万达院线,租赁模式仍然持续多年。“数字影院的效益只有在规模化之后才会真正地体现出来。”陈国伟对是否自行购买设备显得相当谨慎。
在这一问题上,袁鑫更为乐观。“我们一定会考虑继续购买数字放映设备,政府为推动数字影院的发展,正试运行影院购买数字设备的专项补贴政策,有了这一保证,影院会轻松得多,也更有积极性。”
电影业者们的困惑正在逐渐解决。目前,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多方着手,鼓励境内企业建立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影院的数字放映。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中影数字院线、星美数字、时代今典中国数字电影市场的“三雄”逐渐形成。同时,数字电影在农村市场也加速落地。2009年2月4日,国家广电总局召开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专题会,明确提出要在农村市场加快数字电影院线建设,做好数字放映设备的研发,并建设农村数字电影公共服务与监管平台建设。
“正是数字技术才使得农村能够看得了电影。”黄群飞认为,中国13亿人口,真正的数字市场绝不仅仅在一线城市,二三级城市以及农村市场都将是‘香饽饽’,“在中国庞大的市场面前,商业模式会得到更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