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20年再起航,这轮西部开发的机遇有何不同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0-06-10 作者:那山那水

    “疫情下,政策与经济趋势的对冲需求下,发力点必然是补短板!而从全国来看,中西部地区依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短板’比较突出的区域”。

    恰是在这样一个逻辑下,时隔20年后,中央再次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指引。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占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二的西部地区,再次进入“政策红利期”。

20年再起航,这轮西部开发的机遇有何不同

    但是,20年变迁,今天的西部已经“非比往常”。新时代的“补短板”、“西部再开发”也必然充满新意,具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由此产生的市场机遇,也定会大不一样!

    全新着重点,带来西部新意

    在中央意见中,国家明确指出此轮西部开发具有“扩展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时代特征。

    这其中战略空间到底是指什么?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又是指什么?当然是理解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所在。——且,显然这一政策的出发点,不能仅仅被局限在“疫情全球爆发”的影响这种“特殊性”事件之上。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包括了“生态安全”、“产业安全”、“陆路国家交往通道安全”、“能源和资源供给安全”等多重战略意义。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更是以“百年未有之变革”为核心,涵盖全球政治、经济变革新阶段,国内改革开放纵深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等重要历史性课题。

    可以说,与20年前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更多集中在“国内”、集中在“扶贫”、集中在“短板不能太短”不同。

    这轮西部开发更为强调“国际形势”的变化、任务集中在“新的增长高地、开放高地”、“西部再全国经济格局中的结构性战略意义”等方面。可以说是“起点更高”、“目标更高”、“国际视角更大”的一次全面政策和定位升级。

    尤其是,“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这句话,充分说明,西部的未来目标不再是“不断补短板”,而是要形成新的“经济高地”——成为和东部发达地区互补、可以相提并论的新“高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指出,(西部大开发)1.0版本着眼于贯彻“两个大局”思想,大的主线是开发西部,缩小东西发展差距;2.0版本则将西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即这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是“西部强起来”。

    向东部发展高地看齐下的“机遇”特征

    “西部的目标就是对标东部。”在这样的新时代意义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不能掉队”的整体思维下,西部大开发2.0的提出固然与疫情有关系,但是疫情绝不是必要条件。即,西部大开发2.0是国家整体战略的一次部署,而非“短期应急”措施。——行业专家指出,这是认识新西向经济机遇的“基本前提”。

20年再起航,这轮西部开发的机遇有何不同

    站在这一点上,也应当看到西部对于东部的特殊性。西部的发展和复兴,不是东部的简单复刻,也不可能是东部的简单复刻。必须依据西部的独有特点,构建符合西部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经济结构。例如,同样是对外开放,东部可能更多的是带有海权思维,而中西部则必然是“陆权”逻辑。

    “同一个复兴目标、不同的结构化路径。”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不仅具有这样的“传统发展特征”,更应该具有“5G+”和信息化为代表的新基建特征。西部的复兴和强盛,不可能是脱离现代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而恰恰应该通过最大限度发展信息数字技术,推动西部的更快更好发展。

    “如果说东西部有发展落差,那么能够填平这些落差的必然是:1.西部的天然优势,2.抓住时代科技进步的机遇。”——这两手同步抓将是这一轮西部开发“投资发展”机遇的显著特征。

    用信息化武器服务好西部的腾飞

    “西部那么大,如何开发,才能做到高效率呢?”面对这一问题,有人说“有限的资源、广袤的面积,必然决定西部建设不能像东部那样‘高大上’的数字化智能化,而重点是补足传统基建的短板”;也有人说,“最主要的是避免广撒毛毛雨的方式,要真正形成投入合力,促进西部成长出高质量的造血点,尤其是城市群经济和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水平,要提升到全国一盘棋的高度”。

    两种观点固然都有其道理,但是更应该看到,第二种观点更为突出“发展”的视角、“动态”的思维。相比第一种哪里洼地哪里填土的“静态、机械”的观点,更能体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也就是,新的西部开发,不会是“广撒胡椒面”、“也不会是专门补坑”,更主要的是去创造“崭新的增长极”、“形成崭新的增量”。这一方式下,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应用水平,必然要向“东部看齐”。这不是说老基建不重要,而是说新基建不能再被落下、再次形成“历史短板”。

    而且,从信息化的专业角度看,恰是西部自身的广袤,决定了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各种成本:例如,自动化的无人铁路站点、无人的环境监测站、节约人力的ETC等交通系统、能源通道的无人机巡检应用、基础设施的物联网感知技术、自动化分布式清洁能源体系……

    这些例子,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技术进步,而依靠人力方式实现,在广袤的西部地区几乎难以想象。甚至,可以说恰是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西部大开发有了更充分的信心“高标准的对标”东部发达地区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也恰是因为这一点,这一轮西部大开发,必然是新旧基建、重点工程、社会民生多条路线系统发展的过程。

    点、线结合,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必然

    新的西部大开发主要落笔点会在哪里呢?网络各路大神总结了各种版本的推测,主要包括:陆路交通通道项目、能源基地与通道、生态走廊项目、人文走廊项目、重点城市圈的发展、重点资源和能源基地的建设等等。

    这些项目归纳起来可以总结为“有点、有线;点线结合,织密西部发展的大网”。其中,无论是点为特征的“某某重要基地”、“某某核心城市圈”;还是线为特征的“新空港”、“陆路通道”、生态走廊和人文走廊,都需要与新兴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结合,特别是与“可视化”智慧管理系统结合。

    西部的交通一定是智慧交通、西部的城市一定是智慧城市、西部的生态环保一定是智慧生态环保、西部的文化走廊一定是智慧视听技术加持的可持续发展和开发的项目……例如,对比于东部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密集型,西部应用数字型政府技术,能够得到的“效率和价值”提升显然更为明显——有时候广袤的空间,更需要数字信息技术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同时,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特别强调了“开放”的意义。西部地区理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枢纽和桥头堡。通过西部开发平台,进而走向亚洲腹地市场,是一盘更大的棋局。这构成西部数字信息技术产业的新机遇:即以西部桥头堡为跳点,进入更多的中亚腹地市场,将中国智慧创造的好经验、好产品带出国门,带向丝绸之路经济带。

    综上所述,对于大屏信息产品而言,这一轮西部开发必然是重大机遇:交通、能源等老基建依然是重点项目,生态、环保、文化和市政数字化更是新基建的着力点,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外向性愿景更让西部大开发成为走向亚洲大陆深部的“起点”……站在这样的视野上,相关行业积的极战略性的部署西部市场、紧抓西部补短板机遇,两个基建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以西部为基地向亚洲腹地发展,将构成一个长期性的成长机遇。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