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增长迅速,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的品牌。伴随平板电视技术升级加速,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是必然的趋势。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外资品牌发起价格战,销售量明显提升。对此家电专家陆刃波指出:国内品牌应冷静对待。
国内平板电视品牌应冷静对待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各大彩电连锁卖场几乎已由平板电视一统天下,据中国电子商会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课题组联合发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占据了60%的销量份额,其次是日本品牌和韩国品牌。但在品牌构成上:海信、创维、长虹、TCL、厦华、康佳六大中国品牌只占整体市场的50%,而索尼、三星、东芝、夏普等外资品牌的市场表现突出,占到整体市场的20%。
如今参与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竞争的品牌有30余家,其中国内品牌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主流,但这种优势地位并没有表现在销售额上。从全国平板电视销售额来统计,中国品牌只占48%,日本品牌占据29%,韩国品牌占16%,欧美及其他品牌占7%。研究报告显示,从2005年起国产品牌平板电视的销量比重逐年下降,2006年下半年夏普、索尼等外资平板电视大幅降价,与国产品牌价差逐渐缩小,促使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部分城市家电连锁卖场,外资销售额甚至已占到65%。到2007年一季度国产彩电在一级城市失去了平板电视市场半壁江山,仅占48%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