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靠什么赢得价格战
在同样的价格战中,海信为什么能够区别于创维胜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海信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路线。早在平板刚刚开始普及的2005年,海信就率先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板电视核心处理芯片——“信芯”。装备有该块芯片的产品当年还被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作为礼物送给了俄罗斯的二战红军老兵。而在今年,海信又率先研制成功液晶电视用的LED背光源。该部分组件是除了屏幕之外,在液晶电视上占成本最高的部件。也是未来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
海信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和在边缘应用上的突破是同步进行的。例如USB流媒体、对照片直接打印的支持、120HZ刷新、可录和时移等功能丝毫不落后国际大品牌。
外资品牌之所以在后期的价格战中具有过人的优势,原因包括两个:其一是上文提到的,外资品牌晚于国内品牌发动价格战,其降价空间自然更有优势。这部分来自于利润的价格下调,不会给洋品牌带来亏损或者是资金链紧张。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外资品牌通常都是终端厂家和上游厂家的二位一体,在核心技术、核心部件上都具有优势。与国内厂家降价主要靠自己后期压缩成本和利润不同,洋品牌的成本和利润压缩会被分担到产业链的上游,进而减轻每一部分的压力。甚至外资品牌价格调整的损失会被分担到国内企业对这些品牌的屏幕等资源的采购上:事实上,国内品牌面临的是外资品牌从终端产品价格到上有资源价格的双重压力——今年的32英寸面板涨价就是最好的证据。面对外资品牌的产业链上的杀手锏,掌握有更多的核心技术的海信无疑会比创维更有优势。虽然创维在产品宣传中也多次提到它的V12数字芯片,但是那毕竟是采购别人的产品,在定价上肯定没有多少主动权。而掌握了芯片技术的海信不仅可以通过内部采购压缩成本,更可以以此来压低其它芯片供应商的报价。而被称作未来液晶的希望的LED技术更是给海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一旦该技术产品量产,加上信芯的作用,则海信液晶电视的40-50%的成本将掌握在自己手中,其中的意义可想而知。
海信在与洋品牌价格战中的出色表现,完全超越国内品牌排名第二的创维,其与海信一贯的核心技术政策,和由此积累起来的技术力量、稳固且出色的产品品质密不可分。游走在产业边缘永远只能看人脸色吃饭,只有向海信这样进入产业核心才有“大作为”的希望。